找到相关内容21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僧睿对空有二说之会通

    般守意经最为盛行,几乎可说是中国禅法的不二法门,其中不论是不净观或数息观都深切的影响著中国的学佛者,而数息观由于是寄心于出息入息之间与中国传统方士的吐纳颇为相似,所以汤用彤先生认为般守意这个禅法的流行...于十八岁时依僧贤法师出家,至二十四岁时方离开僧贤“游历名邦”,除了这位剃度的师父外,吾人可以从现存的睿公经序当中发现他再三提起的两位对他深具影响的人物,一个是“和上”,另一个则是“鸠摩罗什法师”,对于...

    涂艳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050144.html
  • 佛教在印度和中国传播的进程

    禅学,他译出了《般守意经》等最早的一批佛教经典。世高之后,著名的翻译家有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讖、三国时的支谦与康僧会、西晋时的竺法护等,他们大都是西域人或印度人。由于不熟悉汉语,他们往往采用最简单的...  佛教在印度和中国传播的进程   耀 智  二00三年十一月  一、佛教在印度的起源与传播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佛陀出生之前,印度文化因受雅利人创造《吠陀圣典》的影响,崇信婆罗门教为正统...

    耀 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250844.html
  • 漫谈净土与禅

    。  早在东汉末年,安息国高僧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他从桓帝建和二年(148年)至灵帝建宁年间(168-172年),约二十年翻译了《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论》等三十多部典籍,多是介绍小乘禅学的。后来又有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大乘经典,传播最上乘禅学。从汉末到两晋南北朝的百年间,许多外国法师来中国翻译佛典,中国许多高僧大德也进行翻译和注释佛典,出现了大量的佛典疏论,特别是东晋道法师,大力提倡禅学,习禅...

    果利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3050941.html
  • 中国的佛教与儒教

    的主要是小乘佛经,如《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前者是讲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禅定的,后者则是讲佛教的基本理论体系──五蕴(阴)、十二处(持)、十八界(入)等。支娄迦谶传译的则以大乘佛经为主,如《...回答说:“修己以人。”(《论语·宪问》)又如孔子赞扬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以上“修己”、“恭”、“敬”是为人品德,“人”、“...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1251011.html
  • 抵达存有之加行功夫—观呼吸

    法门里有许多方法来帮助人早日体证到无蔽实相的状态。修行者因其习性不同,所选择之修行法也会有所差异[1]。不过呼吸法是各家的基础功,南传佛教禅修法、汉传天台小止观都以呼吸法—那般那,又名“般念(Anāpana)”为最初的修练法。近代学者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所说:“道家养气之方曰吐纳,吐纳者亦犹佛教之般也。现存《般守意经》,亦多杂入道家言。如曰,‘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名为,...

    释道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651826.html
  • 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2)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翻译的佛经,据传现在仅存于世的只有《四十二章经》。   □安息国太子,于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中国,至汉灵帝建宁年间,共译出佛经三十余部,主要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并非直接从印度而来,而是从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诸国间接引入。汉朝到晋代,约有六十余位译经师,最著名的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昙柯迦罗□、康僧会□及竺法护□等人。当时翻译所根据的经典,大都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651970.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世高  (本名清)于桓帝建和(147-149)年间来华,至灵帝建  宁(168-171)年间的二十余年之间,译出‘般守意经’   等计三十余部、四十卷。关于他的事迹,‘出三藏记集’说  :  ...阶层受到欢迎的老庄  的学问--所谓道家思想,于武帝时遭遇到挫折。在此以前  ,汉初时有许多失意的文人政客,潜心于老庄之学,投靠刘  (?--B.C.123)门下。刘收纳这些人士,基于老庄思  想...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汤用彤对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脉络的疏寻

    中人。 然而,在佛教玄学化之时,附会汉代道术的佛道仍遗绪不绝。汤氏从师承传授出发,立 论以为汉末洛都佛教有两大系统,至三国时,传播于南方。其一为世高之禅学,偏于 小乘,其重要典籍为《般守意经》、《...老子化胡之说,会通双方教 理。因此而出现帝王列二氏而并祭,臣下亦合黄老,浮屠为一的现象。 再论传播方。佛教初入之时,经典翻译甚少。至桓灵之世,方有清、支谶等名僧相继 来华,释经甚勤,使佛教之流布有所据...

    孙尚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3352405.html
  • 佛理擅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间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

    象》中所标举的“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之说,风靡一时,迅速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释家此时亦皆以“格义”形式附会玄学①,现存《般守意经》既多杂道家之言,以“清净无为”解释“般守意”,释道般注序》又云:“故般寄息以成守,……寄息故无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以至于无欲。”②全用老庄“无为”、“无欲”之言。 但是,作为魏晋时代潮流的...

    高华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2654492.html
  • 汤一介:文化的豆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小乘的经典,也有大乘的经典,于是佛教在中国也就分成两大系统流传:一为世高系,是小乘佛教,重禅法,时《般守意经》、《阴持人经》等已译成汉文。前者讲呼吸守意,和中国道家、神仙家的呼吸吐纳之术相似。后者...初世高禅法在中国颇为流行,但至魏晋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兴起,而后般若学大为流行。支娄迦谶一系认为人生根本道理最重要的是使"神返本真",而与"道"合,已见其受老庄影响。支娄迦谶再传弟子支谦译《般若...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955100.html